
新華網北京6月4日電 日前,西北工業(yè)大學招生辦主任王克勤做客新華網2025高考情報局,為廣大考生和家長介紹學校2025年本科招生與人才培養(yǎng)亮點。
Q1.請簡要介紹學校的基本情況和辦學理念。
西北工業(yè)大學(簡稱“西工大”),坐落于陜西西安。是工信部直屬的“雙一流”高校,以航空、航天、航海(三航)領域人才培養(yǎng)和科研為核心特色。
西工大有兩大核心優(yōu)勢,第一方面“為黨育英才”。長期以來,西工大形成特有的“總師育人文化”。培養(yǎng)學生“專業(yè)知識結構強、系統(tǒng)整機觀念強、解決問題實踐強、為國鑄劍使命強”的“四強”優(yōu)勢。
學校累計為國防科技事業(yè)和國民經濟建設輸送了34萬多名人才,包括7個學科全國首位工學博士、兩院院士,航空領域半數以上重大型號總師/副總師,形成特有的“西工大現象”,被譽為“總師搖籃”。
第二方面“為國鑄重劍”。創(chuàng)造多個“中國第一”:首架小型無人機、首臺航空機載計算機、世界首顆12U立方星“翱翔之星”等,深度參與大飛機、載人航天等10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Q2.學校目前有哪些優(yōu)勢學科和特色專業(yè)?
西工大的工科學院全部擁有“A類”學科,形成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學科群為引領,3M(材料、機械、力學)學科群、3C(計算機、通信、控制)學科群、理科學科群、人文社科學科群和交叉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的學科體系。
在最新的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材料科學與工程連續(xù)4年排名全國第一;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全國第2,兵器科學與技術全國第3,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全國第5,船舶與海洋工程全國第6,力學全國第8。
西工大共有64個在招本科專業(yè),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等8個門類,除新設專業(yè)外,均為國家/省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實現100%全覆蓋。在最新的軟科中國大學專業(yè)排名中,61個專業(yè)上榜,22個專業(yè)獲批A+,精度位列全國第12。
Q3.學校今年在招生計劃上有哪些變化?
從數量上,2025年西工大招生計劃4520人,比2024年增加100人。
從結構上,總體招生目錄格局是“專項班+各學院培養(yǎng)小類+中外合作辦學”。今年新增數學類和物理學類的拔尖班,班型結構概括為“1+3+2+3”,“1”是智慧三航拔尖班,“3”是“三航”特色班,“2”是兩個國家2.0拔尖基地班,最后一個“3”是三個基礎特色交叉的拔尖班。
2025年新增一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西北工業(yè)大學莫航學院”,開設飛行器設計與工程、航空航天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探測制導與控制四個專業(yè)。
2025年教育部首次建立戰(zhàn)略急需專業(yè)超常設置機制,新增“低空技術與工程”專業(yè),全國僅6家,我校今年開始在航空航天類(民用航空)招生。2025年新增一個文科類“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在馬克思主義學院培養(yǎng)。2025年將少數民族預科班調整為直接本科培養(yǎng)的民族班。2025年將停招土木工程、市場營銷兩個專業(yè)。
Q4.學校今年在招生方面有哪些新政策?
一是繼續(xù)實施“干凈小類”招生。每個招生小類僅在一個學院直接單獨培養(yǎng),也就是“一類一院”,平均每個招生小類涵蓋的專業(yè)不超過3個。二是大幅優(yōu)化不調劑政策,大部分省份實施“志愿填滿不重復,100%保證不調劑”,少量省份將實施按位次滿足不調劑。三是今年首次提出專業(yè)分流類內任選,100%完全滿足學生意愿。大一結束專業(yè)確認時,無條件類內任選專業(yè)。四是轉專業(yè)更友好,轉出無限制,轉入名額最高增至學院招生規(guī)模的50%,成功率預計超80%,大一至大三均可申請。
Q5.學校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有哪些特色?
構建“課程+實踐+科研”一體化體系,聚焦“總師型”人才應具備的使命擔當、整機觀念、知識結構等七大核心素質,打造四大課程類型(通識、學科、個性發(fā)展、素質拓展),八類教材體系(含航空航天航海系列)。
打造“三個一”實踐拓展體系:本科生要到紅色基地開展一次實踐教育;到國防院所開展至少一次實踐調研;參加至少一次海外實踐研學。
此外還有三個100%:100%總師型人才培養(yǎng),學校為全員開設系統(tǒng)工程相關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系統(tǒng)整機觀念;100%國際化機會,學校為每位本科生至少提供一次出國(境)交流機會;100%人工智能教育,培養(yǎng)方案全覆蓋,每個學院專業(yè)都有定制化必修人工智能課程。
Q6.學校是否有設置人工智能的相關課程?人工智能教育有哪些舉措?
實施“AI+”三航專業(yè)智慧提升行動。新增機器人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交互設計等專業(yè),推行“主專業(yè)+微專業(yè)”模式,設立智慧三航班,定向培養(yǎng)AI+三航“總師型”人才。
實施“AI+”三航優(yōu)質課程鑄鍛行動。開設200余門AI+課程。如《人工智能系統(tǒng)概論》融合“智能+系統(tǒng)+國防”特色,講授人工智能領域的基礎知識和前沿技術!逗娇蘸教烊斯ぶ悄芑A》為航空航天類強基計劃必修。
實施“AI+”特色教材融凝行動。1983年出版國內首部 AI教材,獲批工信部重點教材基地,規(guī)劃60余部AI+教材,20部航空航天核心教材入選教育部重點項目。
實施“AI+”做中悟實踐能力躍升行動。打造虛擬仿真中心、智能飛行機器人基地等平臺,構建AI賦能實踐課程體系,支持學生科研訓練。
實施“AI+”教學環(huán)境智慧升華行動。構建“資源、平臺、實踐”的智慧教學環(huán)境,實現教室空間智能管控,為師生提供個性化服務。
實施“AI+”教師授課能力提升行動。鼓勵教師運用知識圖譜等新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建立共享數字化教學資源庫,提升教學水平。
實施“AI+”教學質量提升行動。依托AI技術打造“全鏈條動態(tài)監(jiān)測平臺”,整合課堂行為識別、教學效果預測等功能,形成“AI診斷+專家研判”雙輪驅動模式。
Q7.學校有哪些獨具特色的科研項目?學生能以什么樣的方式參與其中?
西工大推出“高峰領航計劃”,旨在助力本科生早進實驗室、課題組、科研團隊、科研項目創(chuàng)造平臺。作為學校科研資源反哺教學的重要載體,該計劃推動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等高水平平臺常態(tài)化向本科生開放,加速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
計劃實施后,院士、國家級人才及眾多教師從承擔的科研項目中提煉契合本科生的課題,并提供研究指導、實驗條件與經費支持。課題緊密圍繞國家重大需求與行業(yè)前沿,覆蓋多學科領域。
“高峰領航計劃”以“征集教師課題、師生雙選立項”的方式展開,1年3次課題征集,分別協(xié)同“低年級主持萌創(chuàng)項目、高年級參與大創(chuàng)項目和學科競賽、畢業(yè)年級開展本科畢業(yè)設計選題”一體推進,實現本科生四年連續(xù)科研訓練。
Q8.學校的就業(yè)深造特色如何?
我校本科生超70%深造?傮w來說,超45%畢業(yè)生投身國防科技領域;約80%進入國防和工業(yè)信息化領域,超85%投身國家重點行業(yè);學校也是中央選調生34所候選高校之一。
西工大全年組織校園招聘會1600余場,提供就業(yè)崗位超30萬個。設立“國防軍工就業(yè)月”,主動對接、積極邀請國防領域各集團、各單位來校招聘。畢業(yè)生去向城市以國家中心城市和省會城市為主,簽約單位主要有中國航空工業(yè)、航天科技、兵器工業(yè)、船舶重工、中國商飛、華為等大院大所大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