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許維正
《人民公安報》副總編輯 孫福會

許維正(配圖:天水在線)
有的人很透明,透明得令人難以置信。許維正就是這樣一個人。
初識許維正,是通過“人民警察重走長征路”報名表上的照片和獲悉的少許資料,印象最深的是他獲得的那些榮譽。在腦子里簡單勾勒出的素描:淳樸、踏實、實干。長征路上勇敢的西北警察 2006年9月5號,“人民警察重走長征路”全體隊員在江西南昌集結,他是當晚最后一名趕到南昌的隊員。“大家好!我是甘肅省天水市民警許維正,我為能夠參加‘人民警察重走長征路’活動而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激動,我將不畏艱險、不辱使命,為人民警察爭光!”伴著標準的敬禮,一位黑黑的、體態(tài)偏胖的漢子,帶著一口濃重的甘肅口音,在當晚全隊的第一次大會上自我介紹道。滿臉風塵仆仆,但仍然精神振奮。這第一次的見面則給原來那副素描增添了一筆色彩。
從最初的簡單勾勒到逐步的了解,在一個多月的相處中,許維正以一種與他獨特口音一樣的獨特表現,展現了一個西北漢子獨特的風采,西北警察獨特的作風。
那是在出發(fā)后的第二天早晨,我們有了第一次正面的接觸。
出發(fā)前很多隊員接受了當地媒體、單位局域網的發(fā)稿任務。每到晚上工作結束后,大家分別在桌邊、床上寫著稿子、發(fā)著博客。因為電腦不多,無線網卡更是有限,發(fā)稿就成了困難事。許維正把稿子寫好每天要通過傳真發(fā)回去,可我們的駐地沒有傳真機。當地公安局的同行聽說后,幫他準備了車輛,準備利用早飯時間到縣城里找個傳真機發(fā)稿子,他是來找我請假的。
當時,我做了一個現在看來也許是很不盡人情的決定:不行。出發(fā)時,我對隊員們說,我們要通過行動向沿途人民群眾展示出中國警察的風采,我們是一支紀律嚴格的部隊。因此,除了中途安排兩次隊員上街理發(fā)、購買生活用品外,我們一律不許隊員上街離開駐地。
“現在你的任務就是吃早飯,準備出發(fā)。”我說。其實我的心里也很矛盾,但一支隊伍剛出發(fā),我不想通過這些特例改變我們定下的規(guī)矩。許維正沒作任何解釋和爭取,迅速加入到隊伍里。當地民警過意不去,悄悄把許維正手中的稿子拿過去傳走了。
我們的行程全部是事先安排好的,每天白天行軍、參觀,晚上和當地民警交流、和群眾聯歡,真正屬于隊員的時間都是晚上十點以后。第一次外出傳稿就碰了釘子,許維正每天夜里仍然給當地媒體寫稿、傳稿,但再也沒請過假,也沒向我們提過任何要求,更沒有離開過駐地,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著各項規(guī)定。倒是有個別年輕隊員因為見當地的朋友離開了駐地,為此我們進行了批評教育,這種批評的嚴厲方式也是多數隊員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每到這時許維正也會勇敢地站出來。言辭直爽得讓人有些不相信

看許維正長相,是屬于“老好人”類型,然而在原則問題上,他卻毫不含糊!凹o律嚴明,作風干練”是對他這種與相貌反差的品質很好的評語。 一個多月的長征,許維正如他名字所寓的“維護正義”,以他特有的西北漢子的性格,表現出一個優(yōu)秀人民警察的良好素質。在行軍中,他嚴格遵守交通規(guī)則,時刻不忘記自己是一名交警。長征開始階段,有些同志駕駛車輛偶爾有點占道,他會毫不客氣地提出:“請靠右行駛!”有時隊員排隊吃飯,他看到前面有誰沒走齊,也會及時提醒。隊員稍有疏忽往車外扔了果皮,他會在對講機里善意批評。而在每次的臨時黨支部會議上,他的言辭直爽得讓你有些不相信。 記得是在遵義的臨時黨支部會上,大家談到隊伍形象問題,許維正一反他平時說話的輕聲細語,嚴厲地說:“我們有些同志喜歡攝影,但是我們行軍的時候我認為絕對不允許,這是在破壞我們隊伍的形象,更會破壞我們整個警察的形象!我們這次活動同樣是展示我們人民警察的形象,那我們就要用我們的行動來證明,我們無愧于這個光榮的名字!”走一路學一路 接觸許維正,都會讓人感覺到他的淳厚。聽他說話,更能感受到他的實在和虛心。在一個多月的“長征”中,他以實際行動表現了刻苦勤奮,虛心好學的優(yōu)良品質。
作為一名基層交警,一路上,許維正不放過任何機會與沿途的交警交流,學習經驗,開展調研。記得在興安,他被分到興安縣公安局交警大隊進行交流。在交流中,他詳細詢問大隊民警的工作情況,認真做下筆記。興安交警大隊31名民警在人員少、經費緊的情況下,仍然能出色完成常規(guī)性的工作及額外大量繁重的旅游警衛(wèi)任務。了解到這些,許維正激動了,仔細詢問民警的工作方法,查閱大隊各類表格、規(guī)章,并一一收集整理。原本兩小時的交流延長了近一小時。晚上又向指揮部申請,利用空余時間找民警交流。他認真、虛心的態(tài)度也深深打動了興安的民警,都夸長征隊員真勤奮。 在當天的日記里,許維正這樣寫道:“在江西南昌,看到了交警同行嚴謹的警風警紀,我感動了。風雨中,身姿挺拔的交警老大姐,以規(guī)范的敬禮向我們致敬,我感動了。在那跨塌的山道旁,五十多歲的老民警不顧泥濘濺滿全身給我們指路,我感動了。興安交警,三流的條件,同樣創(chuàng)造出一流的業(yè)績,我感動了。 ”在這些感動中,許維正同樣感動著別人。吃苦搶先讓人感動 要說許維正體型偏胖,他與大部分隊員比,也許是須進行“磨練”的對象。然而許維正卻是“表里不一”。在雪山、在草地,在車上、在營區(qū),在行軍中、在休整時,他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記得翻越夾金山前,大家都開玩笑說許維正可能需要援助。開始翻越時,許維正的確因為體重,在高海拔上顯得供養(yǎng)不足,臉色煞白。有隊員主動上前要幫他,他卻拒絕了:“當年紅軍在那樣惡劣的條件下都能翻越,我們現在遇到這么點困難怎么就不能克服?我要征服它!”就這樣,他硬是咬著牙,一步一步往上攀登。沿途看到被人丟棄的垃圾、礦泉水瓶,還不忘撿起來帶走,一直堅持登到海拔四千多米的山頂。過草地時,他看到女同志背著沉重的背囊跨沼澤溝困難,主動幫人背上,自己卻因承重加大,每一步都陷入發(fā)出惡臭的淤泥中,艱難地前行而沒叫一聲累。
長征途中,許維正是主駕駛,擔負著重要的任務。在許多危險路段,他不顧勞累,主動換下副駕駛。有一段時間,因為司機調配的原因,他的車上沒有副駕駛,他就一個人承擔了兩個人的駕駛任務,卻從來沒向我們提出任何要求。每次到達駐地,總是搶著開車去加油。在一萬多里的長征中,他總是這樣想在別人前面,做在別人前面。到達延安后,體重真的減少了十多斤,成了隊伍里的“減重冠軍”。古道熱腸的性情中人
說許維正的相貌雖然和他品質有反差,但也有和相貌一致的品格。充滿愛心,古道熱腸在他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在我們長征隊伍中,大家都喜歡親切地叫他“維正”,是因為他臉上時時布滿笑容,說起話來鄉(xiāng)音濃重,讓人倍感親切。許維正是性情中人,別看他是西北漢子,但在他情到之處卻很容易動容。

有幾個他落淚的故事。
在當年達維會師地點的達維小學,他看到那么多孩子都面臨輟學的困境,又激動落淚,并和大家一起捐款給這些貧困的孩子們。
在紅原,當他聽到紅原騎警常年風餐露宿,駐守著800多平方公里的草原,卻連服裝都保證不了時,他再一次流下眼淚。而后,他和騎警互相留下聯系方式,結對捐贈制服給他們。
許維正就是這樣一個人,一路上默默地行進著、學習著、感動著、付出著,最終出色地完成了組委會交給他的各項任務,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著紅軍長征精神和人民警察精神,充分展現了新時期人民警察的良好精神風貌。

許維正掛職村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