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代表展風采】系列二
張家川縣第十六屆、第十七屆人大代表——梁山鎮(zhèn)斜頭村黨支部副書記糟有林
用心用情做代表 竭盡全力辦實事
【開欄語】張家川縣、鄉(xiāng)鎮(zhèn)人大換屆以來,新一屆人大代表立足民族地區(qū)發(fā)展,全面深入調研,服務中心大局;發(fā)揮頭雁效應,爭當致富能人,發(fā)展壯大產業(yè),助力鄉(xiāng)村振興;密切聯(lián)系群眾,發(fā)揮代表作用,為民排憂解難,造福人民福祉;圍繞疫情防控、省級文明縣創(chuàng)建、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認真履職盡責,展現(xiàn)代表風采。全縣各級人大代表心系群眾所需,踏實扎根基層,踐行了“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承諾,彰顯了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為張家川發(fā)展貢獻了力量。

“與群眾交談、接觸,才能了解群眾的真正需要,為民請愿,是人大代表的本職所在!边@是張家川縣第十六屆、第十七屆人大代表、梁山鎮(zhèn)斜頭村黨支部副書記糟有林的口頭禪。

為民請愿 改善農田基礎條件
斜頭村自然耕作條件差,農民機械耕作生產困難,地里莊稼大部分無法使用大型機械,老百姓種地基本靠畜力和人力。糟有林作為縣人大代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解決眼前的實際困難,他組織村里人大代表和群眾經過認真視察、調研,召開座談會,他說,“有事好商量”。經過大家共同商討后向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提出了“關于斜頭村建設高標準梯田”的建議。為了使這一建議早日得到落實,糟有林以身作則,多次聯(lián)系縣直相關部門和梁山鎮(zhèn),從項目前期勘察規(guī)劃設計到施工建設,協(xié)調解決占用群眾耕地等矛盾問題,夜以繼日奮戰(zhàn)在第一線。終于在各方努力下,高標準農田項目于2021年開工建設,配套產業(yè)路10公里、水渠4公里,解決5個村民小組近1300多畝地機械耕作問題,極大改善了斜頭村的農業(yè)生產條件。

發(fā)揮職責 修筑安全出行水泥路
斜頭村進村路口通往前梁自然村的硬化路完全砂化、坑坑洼洼,遇到下雨天,影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和出行,制約了整個村的經濟發(fā)展,也存在交通安全隱患。此時,又到了糟有林發(fā)揮人大代表作用的時候了。他履行人大代表替民發(fā)聲、為民代言的義務,向梁山鎮(zhèn)人大主席團提交了建議,鎮(zhèn)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及時向縣交通部門爭取立項,在縣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修筑路面寬4.5米的水泥路2.3公里,趕時間、搶進度,今年8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有效解決了5個村民小組260戶1270人行路難的問題,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群眾走在干凈寬敞的水泥路上不禁感嘆道:“糟有林作為我們村的縣人大代表,為村里干了許多實在事,確實做到了人大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

率先垂范 助力人居環(huán)境整治
糟有林率先拆除自家危墻,主動讓出一米多寬的路面,為群眾出行提供方便。他說:“我連續(xù)兩屆當選縣人大代表,我不做表率就是對不起群眾對我的信任與支持,示范帶頭是我的本職所在!彼谌迦司迎h(huán)境整治工作中發(fā)揮代表作用,組織轄區(qū)人大代表和村干部挨家挨戶宣傳、動員,在黨員、干部和群眾積極參與下,斜頭村共拆除危房12戶、危墻100米,清理垃圾23噸,發(fā)動群眾130人次,出動車輛26臺次,整理主干道近3公里,切實改變了斜頭村的村容村貌,糟有林履職事跡群眾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糟有林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雖然做的都是小事,但在群眾眼里是實實在在的好事。他時刻不忘代表身份,以實際行動履行代表職責,向群眾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新時代、新征程,賦予我們新的歷史使命,作為人大代表,也必須堅持與時俱進。糟有林說,“他將繼續(xù)堅持以民為本,切實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努力做一名有擔當、群眾信得過的人大代表!
(新聞來源:張家川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