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走進天水>>正文 |
憶百年母校 |
(2005-9-5 10:13:55)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天水日報 李子偉 打印本頁 |
|
|
|
甘谷縣安遠小學始創(chuàng)于1905年。起始為初等小學堂,1913年至1914年間改為高等小學校。從建校開始,至今整整一百年了。 安遠鎮(zhèn)歷史上長期屬通渭縣管轄(通渭縣在解放前屬天水管轄,是隴南14縣之一)。舊時的安遠鎮(zhèn)入街口處懸有一大匾,上書“平襄舊治”,據(jù)一些史書及清人鞏建豐所撰《伏羌縣志》記述,安遠極可能是東漢隗囂起兵的平襄故地。1950年下半年,進行區(qū)劃調整,將安遠劃屬甘谷縣。安遠鎮(zhèn)處散渡河與清溪河交匯處的河谷小盆地,平疇如掌,人口密集,城垣敦厚,歷史悠久。宋真宗天禧三年(1018年)置安遠寨,楊文廣于此筑城垣,至今已近千年。安遠古城由大城、小城、甕城組成,全城圍長3公里多,現(xiàn)仍殘存部分古城墻。舊時的安遠鎮(zhèn)商賈云集,市貿繁華,旅人充衢。古鎮(zhèn)街道分西街、上街、中街、東街、北街、南街、官道,街上建有兩座戲臺,并建有文昌樓、天爺樓、北爺樓、南爺樓、太平寺各一座,可謂建制宏富,古風盎然,人文深厚。安遠小學就建在古鎮(zhèn)南街。 安遠小學位于鎮(zhèn)南街的路東,學校座東朝西,校門高大巍峨,樸實厚重,是一座具有哥特式風格的建筑。這透露出了當時西學東漸、廢除科舉、實行新學的一些時代因素。拱形的大門上鑲有兩面沉實厚重的門扇,門的上方呈尖頂形,有簡單的磚雕圖案。兩道門柱由青磚砌成,敦厚簡潔,上方為塔形尖頂,門柱內有磚雕的竹節(jié)紋樣連輟長框,框內原有陰刻的聯(lián)語,書跡優(yōu)美,遺憾的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被鏟掉了。門柱兩側是兩道簡樸的門墻,青瓦覆頂或成脊。進了校門,是一卷棚形成的過廳,空間甚大,正面是由四扇屏風式套門組成的中門,中間兩扇可以開啟。此門是內門,莊嚴神圣,如同明清兩代官署大門之內的儀門,遇有大慶大典等重要活動才可以開啟,供師生出入,平常人們走的是兩邊的角門。穿越過廳,拾級而下,便進入學校前院。 校園是典型的中軸線對稱式布局,所以顯得統(tǒng)一、莊重、嚴謹,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倫理道德觀念。由校門進入前院,向后依次有三排教室,每排兩間教室,拱形門窗,高大寬朗,從整體上,校園形成三進四合院的形式。前排與中間兩排教室居中各有一拱形通道,后邊的一排教室處校園的東界。教室后面是一高坎,坎下則是日夜南流的散渡河,臨坎是一梨園,開花的季節(jié)最是動人。鵝卵石鋪成的小徑從前院一直通向后院,也通向南北兩邊的學舍。前院的北邊是教員辦公室,南邊是學生宿舍。教室的北邊和南邊各有一個大操場,中排教室的南端是“而立”圖書館,是建校三十周年時所建,故名“而立”。 安遠小學自創(chuàng)辦以來,一直以校風嚴謹,師資優(yōu)秀,教學質量高而聞名渭北地區(qū)。建校起初,除安遠的學生外,當時的禮辛、大石、八里灣、大莊、家灘、金山等鄉(xiāng)學生在安遠小學就學,所以學子遍布渭北山區(qū)。 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是母校恩師的敬業(yè)、愛生以及靈活育人的風范精神。我上三年級的時候,教我們語文的是蒲重福老師,他學問好,口才好,待學生和藹、循循善誘,又寫得一手漂亮的粉筆字,很受同學們的崇拜。 我的書桌有些破,桌子中間有個小洞。一次上語文課時,我把好不容易借來的舊小說《綠野仙蹤》按在桌子下面的小洞上,透過小洞偷偷地看著小說。正看得入神時,蒲老師站在了我面前,讓我拿出來。我怯怯地拿出了小說,蒲老師接過一搭眼,便“噢”了一聲。我準備著挨訓,沒想到他卻問道:“能看懂嗎?”我猶豫了一下,便點了點頭,蒲老師看了我一眼,把書還給了我,只輕輕地說:“以后不要在課堂上看”,便走上講臺繼續(xù)講課。蒲老師后邊講了些什么,我一句也沒聽進去,當時我心里激動得難以自抑,既感激、又羞愧,還有幾分欣喜。從老師的眼神中,我分明感覺到了默許、贊賞的意思。我讀得懂蒲老師的眼神。那時農村學校幾乎沒有什么少兒讀物,我不知想了多少辦法,從鎮(zhèn)子上的讀書人家中淘出了不少舊文言小說,囫圇吞棗地看得神魂顛倒。蒲老師一直關心我的學習,多次在班上評講我的作文,在我幼小的心靈里燃起了熱愛文學的火花。對于蒲老師,我永遠心存感激。 母校留給我的印象太深太深了,我無法用笨拙的語言一一寫出來。母校從百年前一路走來,歷經滄桑變化,也顯得老了。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學生人數(shù)的日益增加,安遠小學又擴建了好多教室,但仍不敷用。1990年,鎮(zhèn)上決定搬遷學校,在西城修起了氣派的教學樓,留在南城的老校舍全部被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校門卻被保留了下來。 如今,孤零零的校門兀自傲立著,供人們憑吊。然而,留在人們記憶中的,僅僅是這座校門嗎?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 新 聞 |
|
相 關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guī),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fā)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
·互聯(lián)網電子公告服務管理規(guī)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維護互聯(lián)網安全的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