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蘭州1月10日電(記者朱國亮)甘肅省10日正式啟動了農村信息公共服務網絡工程,以建立覆蓋該省87個縣(市)農村基層的信息公共服務網絡體系。
據甘肅省農牧廳負責人介紹,這項工程的建設方式主要為“金塔模式”,分兩期實施,計劃利用5年時間建成1個省級信息服務網絡平臺、87個縣級信息采集發(fā)布平臺和4461個村級信息服務點。工程總投資為3100萬元,全部由政府出資,今后各村級信息服務點日常運行費用也由地方政府財政預算列支,不增加農民負擔。
所謂的“金塔模式”即利用國家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網絡平臺來建設村級信息點,并由這些中小學學生、老師將從省、縣兩級網站上下載的農情信息資料傳遞到農民手中,該模式由甘肅金塔縣首創(chuàng),故稱“金塔模式”。
過去,由于經濟發(fā)展較慢和基礎條件差,甘肅農業(yè)信息網絡一直難以延伸到鄉(xiāng)村進入農戶,而“金塔模式”因綜合利用社會資源,投入少,不增加編制,有效地解決了這“最后一公里”難題。甘肅農牧部門人士普遍認為,推廣“金塔模式”,建設農村信息公共服務網絡工程有利于貧困地區(qū)農民更好地了解市場行情,增加收入,加快農業(yè)信息化進程,縮短與東部發(fā)達地區(qū)農村間的“數(shù)字鴻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