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做好人民陪審員的選任、培訓、管理工作。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是人民法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按照最高法院的要求,嚴格選任條件和程序,全省共選任人民陪審員1018人。省法院舉辦培訓班10期,對選任的陪審員進行了崗前集中培訓,確!稕Q定》于5月1日在我省順利實施。加強管理,完善制度,規(guī)范人民陪審員工作程序,保障人民陪審員有效行使審判職權。人民陪審員年內參與審理案件2106件,增進了法院與人民群眾之間的信任、理解,提高了裁判的社會公信力和當事人的服判息訴率,緩解了法院審判人員不足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不斷完善審判機制。完善案件質量考核標準,量化法官的結案率、改判發(fā)回率、裁判文書差錯率等指標,健全案件質量評估體系。全面落實公開審判制度,實行立案公開、庭審公開、裁判公開。執(zhí)行公開,以公開促公正。著重提高二審案件公開審理的比例,積極推行減刑、假釋、再審案件的公開審理和聽證制度。細化審判流程環(huán)節(jié),理順關系,加強協(xié)調,運用信息網絡技術對案件審理情況進行全流程監(jiān)管,防止超審限問題發(fā)生。推行民事訴訟速裁機制,設立"快調、快審、快結"的"這裁庭",提高訴訟效率。堅持審判形勢分析制度,季度評比通報,半年小結,年終總結,做到心中有數,均衡發(fā)展。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不斷完善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制度和干部交流制度,推行法官遴選制度,實行司法警察、書記員聘任制和單獨序列管理。加大對下一級法院領導班子的協(xié)管力度,年內全省中級法院調整、轉任、交流領導干部15名。為充實基層法院的力量,統(tǒng)一向社會公開招錄工作人員271人。省法院通過民主測評、競職演說、組織考察等方式,調整、優(yōu)化了中層領導班子,提拔任用了一批年輕干部;并注意發(fā)揮資深法官的作用,成立了督導室。
(四)突出重點抓基層,"兩庭"建設邁出新的步伐
全省法院緊緊抓住國債資金支持審判庭建設和中央財政幫扶中西部人民法庭建設的歷史性機遇,積極落實省委關于加強基層建設、人民法庭工作的通知精神,依靠黨委的領導和人大監(jiān)督,爭取政府以及計劃、財政、土地、規(guī)劃、城建等部門的大力支持,落實建設用地和配套資金,迅速興起了"兩庭"建設的高潮。各地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支持人民法院的基層建設和"兩庭"建設。白銀市統(tǒng)一解決建設用地和配套資金,人民法庭的3年建設計劃提前兩年完成,被確定為試點示范單位。慶陽市將法院基層建設納入"政法綜治基層基礎建設年"規(guī)劃,有一半以上的人民法庭建成并達標。張掖市高度重視,年內已建成高標準的審判庭2個、人民法庭8個。今年全省法院已建成審判庭14個、人民法庭55個,還有26個審判庭、62個人民法庭在建。"兩庭"建設進展順利,勢頭良好。一年來的工作,我們深深體會到:1、必須強化大局意識。自覺將法院工作融入大局,增強為大局服務的責任感、使命感。2、必須強化公正意識。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線。法官要始終堅持根據證據認定事實,依照法律作出裁判的原則,慎審明斷,中立公正。3、必須強化"以人為本"的意識。堅持司法為民,追求"辨法析理、勝敗皆服"效果,努力做到定紛止爭,案結事了。4、必須強化基層工作意識。影響社會和諧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基層,法院保障和促進社會和諧的重心、難點也在基層。必須重視和加強人民法院的基層基礎建設。5、必須強化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和人大監(jiān)督的意識。法院各項工作的發(fā)展,離不開黨委的領導、人大的監(jiān)督和政府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也離不開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的關心和支持。各位代表,全省法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審判工作質量和效率不高、執(zhí)行難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個別案件超審限、裁判不公的問題仍然存在;隊伍整體素質還不能適應審判工作發(fā)展的要求,法官隊伍斷層、青黃不接的問題愈加突出,少數法官審判作風有待改進,個別法官甚至徇私枉法、違法亂紀,損害法官的形象和聲譽;群眾告狀難、申訴難的問題仍有發(fā)生,"大接訪"受理案件后續(xù)審查處理工作量大、難度大;省法官培訓學院掛牌兩年多,編制、基建等問題至今未解決;一些法院特別是基層法院辦公、辦案經費緊張,裝備落后的狀況還未有效改善等等。這些問題,我們要重視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