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16日報道 港媒稱,11月13日晚,巴黎。三個小時之間,至少129人死于恐怖分子手中。這晚的恐怖襲擊讓整個巴黎陷入恐慌。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16日報道,這樣一個多人參與,至少需要4、5個月的時間精心準備的大型恐怖行動,如何能逃過法國情報部門的視線呢 ?
事實上,幾周以來,法國的反恐部門的確已經預料到并且為此在作出準備:將有一個嚴重的無法逃避的恐怖行動襲擊法國本土。
把時間往前再推幾個月,就是今年1月查理周刊的恐怖襲擊后,一位法國司法警察系統(tǒng)的高官就指出:“查理周刊襲擊只是開胃酒,你們等著看”。
但是,正如在反恐司法中心工作了十年之久的前反恐法官Marc Trévidic所說:“并非我們知道我們將受到攻擊,我們就有辦法去避免”。
所有這些預測和擔心最終都不幸地發(fā)生在巴黎,而且成了至今為止,法國遭受的最大恐怖襲擊事件。法國的情報部門只完成了他們的前一半工作——得到恐怖襲擊的消息,卻未能結束最關鍵的另外一半工作——成功阻止襲擊。
法國情報部門在第一階段的工作上似乎都相當成功。
Kouachi兄弟是制造《查理周刊》慘案的兩位兄弟,他們先后在2011年11月到2014年六月期間,和2011年11月到2013年底受到監(jiān)聽。兩人也都被列入情報部門的S名單,也就是威脅到國家安全的危險人員。
但是,就在解除監(jiān)控的幾個月后,Kouachi兄弟在《查理周刊》編輯部槍殺了12人。對此,法國情報部門內政安全局(DGSI)的一位成員辯解:我們不可能對一些人我們一點沒有得到威脅證據信息的人長期實施24小時監(jiān)控。
這些經歷過戰(zhàn)場的極端分子,回到歐洲本土獲得武器并大開殺戒。11月13日晚的恐怖襲擊中,極端分子一改此前戴著面罩的做法,除了蓄的大胡須外,面容不做任何掩飾,從這點上也看出他們已經做好隨時死亡的準備。
根據四月份法國國會的一份資料,大約有1500位法國人離開法國前往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伊斯蘭國。而上百位從中東戰(zhàn)場回歸的法國人,成了國家的潛在最大威脅。但是按照目前的法律,在回到法國之后,他們不會被捕,被羈押或者被起訴。
正如上文中內政安全局成員的解釋:我們的工作必須是有針對性的,如果這些人沒有犯錯,是很難解釋為什么要監(jiān)聽他們。
早在2013年,在社會黨議員Jean-Jacques Urvos的建議下,法國當時的國內情報總局(DCRI)轉變成現(xiàn)在的內政安全局(DGSI)。
但是,即便是一個政府認為必須做出的機構改良,也沒有能夠阻止從猶太人博物館槍殺(2014年5月),《查理周刊》槍擊(2015年1月),歐洲大力士高速列車槍擊案(8月),到這個周末在巴黎的大規(guī)?植佬袆(11月)。
現(xiàn)在,最讓人擔心的,還是這起尚未完全清楚的恐怖事件,究竟是如法國官方所說的七位槍手都已經死亡,還是如布魯塞爾傳來的第八位搶手在逃。
種種疑問都在等著已經戰(zhàn)敗的法國情報部門去解答。而正是因為日益嚴峻的恐怖威脅,法國的內政安全局此前還在被指責,對那些離開法國前往敘利亞的人的調查力度不夠,現(xiàn)在,卻又被質疑面對新一代的更加危險的穆斯林極端分子,忘記了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