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水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市二院)骨傷科三病區(qū)成功開展了首例“骶3椎體粉碎性骨折并脫位伴骶神經損傷切開復位內固定+骶管減壓骶神經松解手術”,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
據悉,患者為男性,20歲,行走時不慎摔倒,坐于地面上,即刻出現徹骨劇痛,伴會陰區(qū)及雙足心麻木不適,急送市二院骨傷科三病區(qū)治療。入院時,患者小便困難,檢查后確診為:骶3椎體粉碎性骨折并脫位伴骶神經損傷。根據患者情況,綜合評估后,姚雄兵主任決定為該患者施行難度極高的“骶3椎體粉碎性骨折并脫位伴骶神經損傷切開復位內固定+骶管減壓骶神經松解手術”,手術過程十分順利。術后雙足麻木癥狀消失,小便恢復正常,無明顯痛感和其它不良反應,患者及家屬對該手術非常滿意。
姚主任介紹:骶骨位于人體中央,上承腰椎下啟尾椎,兩側經耳狀面通過骶髂關節(jié)與雙側無名骨相連接組成骨盆環(huán)。對于骨盆穩(wěn)定性受到嚴重破壞、存在神經系統(tǒng)損害的患者,均應積極的手術治療,使移位的骨折斷端復位,重建骨盆的穩(wěn)定性,使神經系統(tǒng)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復。如果患者有神經受累及的表現,經影像學證實為椎管內占位,應在骨折復位內固定之前行椎板切開減壓術。由于骨折后骨折端對神經造成牽拉、扭轉及直接的擠壓而造成神經損傷,經過早期積極減壓處理仍存在恢復的可能,對骨折有效的復位或直接的椎板切開均可以達到神經減壓的效果,但如果等到骨折開始愈合再進行減壓,由于神經纖維生長及椎管內瘢痕形成,神經的恢復將十分困難。因此,患者受傷后應盡快前往醫(yī)院進行檢查,以明確骨折細節(jié)、骨碎片大小和移位程度、整體形態(tài)改變,制定積極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
近年來,市二院骨傷科三病區(qū)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積極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大力開展了頸椎ACCF術,頸椎ACDF術,腰椎經椎弓根截骨矯形術(PSO截骨術),腰椎管狹窄椎管減壓、椎間融合內固定術,腰椎間盤突出癥微創(chuàng)小切口開放TILF術,腰椎退變性滑脫復位、椎間融合內固定術,椎體血管瘤活檢、經皮椎體成形術等新業(yè)務、新技術,標志著市二院骨科的診療技術水平又跨上了一個新臺階。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