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秦安縣緊緊圍繞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這一主題,不斷強化工作保障,持續(xù)推進中心建設,以紅色文化擦亮文明實踐底色,聚焦挖掘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大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推動紅色文化動人心、入民心。
為改善村民精神面貌,秦安縣各鎮(zhèn)、村文明實踐所(站),積極開展“學雷鋒、樹新風”、“尊老、敬老、關愛空巢老人”等志愿服務活動。在千戶鎮(zhèn)老山村的“愛心理發(fā)室”,志愿者們?yōu)槿辶羰乩先恕D女、兒童、特困群眾提供免費理發(fā)服務,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幸福從“頭”開始。

【秦安縣千戶鎮(zhèn)老山村村民 張良良】以前理發(fā)要走5公里去鎮(zhèn)里,農忙時節(jié)根本沒時間去,最少得等半年,現在村里有了理發(fā)店,可以隨時理發(fā),既免費還很方便。

【秦安縣千戶鎮(zhèn)老山村黨支部書記 張奉奎】我們村組織了一些會理發(fā)的志愿者,每月定期為村上的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免費理發(fā),讓他們感受到溫暖。
千戶鎮(zhèn)還通過挖掘千戶村紅色歷史資源,以紅二十五軍長征過千戶為主題,建成了雕塑、紅色文化廣場和紅二十五軍過千戶紀念館,以“紅色文化”引領新時代文明實踐,把紅色基因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讓紅色成為文明實踐最大品牌和最亮底色。

【秦安縣千戶鎮(zhèn)千戶村黨支部書記 李恩茂】希望我們千戶的百姓不管老小都能了解紅二十五軍過千戶的這段光榮歷史,也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銘記歷史,繼承和發(fā)揚紅軍戰(zhàn)士艱苦奮斗的精神。
2020年,秦安縣、鎮(zhèn)、村(社區(qū))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了全覆蓋。2021年以來,秦安縣立足群眾需求,在全縣428個村、8個社區(qū)及縣內養(yǎng)老機構,面向集中供養(yǎng)老人(敬老院老人、五保家園老人等)、居住在各村社區(qū)的老人開展尊老、敬老志愿服務活動,服務老人1.5萬余名,參與志愿者人數1.3萬名,在全縣營造了敬老、愛老、尊老的良好社會氛圍。
下一步,秦安縣將積極探索實踐,使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成為傳播好聲音、弘揚主旋律、凝聚干群心的主陣地,真正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