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寫感人鄰里情
——記西關(guān)街道環(huán)西社區(qū)優(yōu)秀志愿服務者唐愛珍

。ㄇ刂輩^(qū)外宣辦 辛志鋒)“愛珍,快到我家里來吃饃……”,家住雙橋居民樓的唐愛珍正忙活著給患病的老伴洗衣服、打掃房間,突然窗外傳來一陣緩慢又熟悉的呼喊聲。她趕緊停下手頭的活,將頭探出窗外應到:“我不吃了阿姨,剛吃過,你有要幫忙的事就叫我,我就上去啊。”這樣的喊話,幾乎每天都會出現(xiàn)在唐愛珍的生活里,和她喊話的不是別人,正是住在她樓上的一位高齡老人趙老太太,如今已經(jīng)有90多歲了。多年來,由于老人一個人獨居,兒女雖然照顧著老人,但長時間他們都不在跟前,于是熱心的唐愛珍沒事就到老人的家里去看看,幫忙干點活,買點菜,多年來她和老伴主動關(guān)心照顧這位高齡老人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習慣。
唐愛珍和趙老太太都是三十幾年前一同搬進這個小區(qū)的,樓上樓下的兩家人從那時開始做鄰居一直到現(xiàn)在。趙老太太為了不給兒女添麻煩,一直一個人住在這里,唐愛珍了解老人的情況后,多年來總是喜歡沒事到老太太家里串串門,賠老太太聊聊天,給老人家解解悶。有一次,唐愛珍忙活完自己家的事,像往常一樣上樓去看老太太,一進門看到老人正在洗衣服,由于年齡大了,老人彎不下腰洗得很吃力,唐愛珍見狀立刻上前搶過老人手里的衣服要幫忙洗,因為當時老人洗的還有內(nèi)衣褲,她不好意思讓唐愛珍洗,邊攔著邊說:“我的這衣服臟,你不要洗了!睕]想到唐愛珍一點也不嫌棄,硬是將老人扶到沙發(fā)上坐著,自己邊洗衣服邊和老人聊天。幾年如一日,唐愛珍對老人的照顧事無巨細,幫老人洗衣服、做飯、打掃房間等等。
唐愛珍今年62歲,和老伴駱師傅都是60年代的一批下鄉(xiāng)知青。下鄉(xiāng)回城因沒有正式單位,一直靠打零工為生。近幾年,才和老伴一起經(jīng)營起一個賣小百貨的地攤,維持家用,2012年5月份,唐愛珍的愛人駱師傅突然得了腦梗,身體半癱,唐愛珍為了照顧丈夫,只好收掉了小百貨攤,這也就意味著家里唯一的經(jīng)濟來源沒有了,在生活舉步維艱之時,環(huán)西社區(qū)幫助他們辦理了低保,雖然自己貧困,可從沒忘記住在樓上的老人。
唐愛珍多年來義務照顧老人的事跡,在小區(qū)甚至社區(qū)都傳為佳話,可她卻不覺得自己做了什么。唐愛珍說,自己是一名入黨三十幾年的老黨員,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看到老太太一個人,她就忍不住想去幫助老人,她照顧老人什么也不圖,就希望老人能健健康康,同時希望老伴的病也早點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