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
麥積山距世界遺產更近一步

佛-北周(麥積山石窟) 文字:天水晚報 配圖:天水在線
本報訊【記者魏曉文 魏軍虎】7月5日,建設部公布了首批30處國家自然遺產、國家自然與文化遺產預備名錄。其中國家自然遺產17處,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13處。麥積山風景名勝區(qū)入選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市申遺辦有關負責人說,此舉將為我市麥積山名勝風景區(qū)申報世界遺產產生積極的影響。
一個國家一年可申報兩項世界遺產,但現在中國至少有200多處遺產地在排隊申請。為拓展我國遺產保護的渠道和范圍,從1986年開始,建設部會同相關部門積極組織了風景名勝區(qū)的世界遺產申報工作,到目前為止已有泰山、黃山等16處風景名勝區(qū)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據了解,設立《中國國家自然遺產、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簡稱國家遺產名錄),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我國具有全球性重要意義的區(qū)域,將我國世界遺產申報、保護和管理建立在國家遺產名錄、世界遺產預備名單、世界遺產名錄這三級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倡導與支持的遺產保護方式之一,也是我國遺產保護管理體制的創(chuàng)新。

圖為麥積山風景區(qū)之石門云海
麥積山風景管理局的蘇主任介紹說,從2000年開始,麥積山風景管理局在加強管理的同時,加大了宣傳力度,通過節(jié)會等活動,不斷提升麥積山石窟等景點的知名度。同時爭取世行貸款,改造麥積山至曲溪景區(qū)30公里四級公路,改造景區(qū)內環(huán)道三級公路18.9公里,麥積山、仙人崖景區(qū)修建游覽步道35公里,石門景區(qū)新建環(huán)保型停車場以及景區(qū)內給排水、通訊等軟硬件設施。世行貸款麥積山風景名勝區(qū)項目實施后,將極大地改變景區(qū)文化與自然資源保護的現狀,為麥積山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名錄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麥積山風景名勝區(qū)入選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后,下一步將有希望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麥積煙雨(攝影: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所長花平寧) 配圖:天水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