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路 大手筆 大綠化
陜豫晉三省六市城建考察紀實之一
由天水市委常委、副市長張國華率領的我市城建考察團三省六市之行,其中有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為加快我市創(chuàng)建國家級園林城市步伐,建設隴上最佳宜居環(huán)境城市而學習取經(jīng),所以每到一地,考察團都會在熱情好客的主人陪同下,穿街過巷,實地考察城市的綠化工作,而每個城市在城建及綠化工作中所表現(xiàn)的大氣魄、大思路、大手筆,更是給每一位考察團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寶雞是我們的近鄰,也是此次考察的第一個城市。近年來,寶雞在西北地區(qū)率先建成了國家衛(wèi)生城市、國家環(huán)保模范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目前,寶雞市區(qū)建城區(qū)面積達65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區(qū)綠地率達36.36%,綠化覆蓋率達到40.5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0.03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積14.8平方米。行走在城市間,只見隔離林帶和公園、苗圃、風景名勝、河湖水面、區(qū)間綠地穿插于城市腹地,形成“綠中城市”和“城中綠島”相互穿插滲透,“點、線、面”有序交織。尤其是北坡森林公園和渭河公園兩個重點綠化工程更是讓人領略了寶雞關于城市建設的大手筆。北坡森林公園是寶雞結合退耕還林,綠化秦嶺北麓,為市民營造更大的游憩空間而實施的綠化工程,先后搬遷4000多戶居民,栽植樹木花卉600多萬株,第一期已建成開放50公頃綠地,全部完成后可為城市增加綠地256公頃。寶雞市還沿渭河市區(qū)建設了30公里的綠色生態(tài)長廊,包括500萬平方米的生態(tài)公園和600萬平方米的四個大水面,把“一河兩岸”建成集休閑、人居、旅游、文化于一體的城市景觀帶,站在北坡森林公園遠眺,寶雞市“兩條林帶、一片水面、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依山傍水”的現(xiàn)代化生態(tài)園林城市景觀依稀可見。
在考察團所走過的6個城市中,城市綠化的大思路、大手筆、大氣魄是它們的共同特征。許昌市目前已建成城區(qū)綠地1364公頃,其中公共綠地335公頃,綠化覆蓋面積1536公頃,綠地率、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分別達37.89%、42.68%和9.3平方米,全面達到了國家園林城市標準。
晉城市自2002年以來,先后構筑了環(huán)城林帶,治理了東西麗河,提升了道路綠化,打造了鳳凰嶺公園,建成了十多片生態(tài)綠地,推進了庭院小區(qū)綠化建設,城市綠量快速增加。目前,綠化覆蓋率達到了45.3%,綠地率達到了43.2%,人均公共綠地達到了15.5平方米,2005年在全省率先獲得了“國家園林城市”稱號。
濟源市多年來堅持全面植綠、立體造綠、廣泛布綠,以綠色彰顯城市的大氣,以水景彰顯城市的靈氣的發(fā)展思路,2004年以來累計投入市政園林綠化3億元加快綠化步伐,目前全市城市綠地率已達到34.2%,人均占有綠地9.07平方米。
焦作市在加快老城綠化改造的同時,在新城區(qū)拿出1700畝土地植樹種花,造園設景,不但給廣大市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場所,而且大大提升了城市品位。這些大手筆、大氣魄的綠化、美化行動,無一例外地獲得了市民的好評。(天水日報記者 惠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