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抗旱應急送水工作啟動
駐市部隊主動請纓為35個飲水極度困難村抗旱送水
“我宣布,全市抗旱應急送水車隊出發(fā)。”2月18日上午,在全市抗旱應急送水啟動儀式上,隨著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景輝的一聲號令,天水軍分區(qū)、68202部隊、96363部隊、天水預備役旅、天水消防支隊以及武山27分部隊等駐市部隊的31臺送水車浩浩蕩蕩出發(fā),為我市五縣兩區(qū)15個鄉(xiāng)鎮(zhèn)35個飲水極度困難村2萬多名群眾義務送水,以緩解旱情壓力,幫助災區(qū)群眾渡過難關。
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文卿,市委常委、紀委書記、副市長楊維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超,副市長、市抗旱防汛指揮部總指揮彭鴻嘉,市政協(xié)副主席楊發(fā)元,市長助理、市政府秘書長安永以及駐市部隊首長出席啟動儀式。
自去年11月份以來,我市降水嚴重偏少,氣溫持續(xù)偏高,近90多天未發(fā)生有效降水,降水偏少2—5成,全市普遍受旱,其中有71個鄉(xiāng)鎮(zhèn)重旱,甘谷、秦安、麥積、武山旱情尤為嚴重。全市耕地受旱面積已達380多萬畝,有14.4萬人、4.58萬頭大牲畜嚴重缺水。嚴重的旱情,牽動著駐市部隊官兵的心。我市啟動Ⅱ級抗旱應急響應以來,駐市部隊高度關注旱情發(fā)展,積極請纓,主動提出為飲水極度困難村送水。市水利部門按照無水源、取水距離遠、群眾生活困難實際,排查出了92個飲水十分困難的村,駐市部隊將為其中35個飲水極度困難村21000多名群眾送水,保障飲水困難群眾渡過當前難關。
據了解,為確保此次抗旱送水順利實施,盡快將水送到困難群眾的家中,我市成立了市抗旱送水領導小組,各縣區(qū)也同步啟動了向飲水困難村的送水工作。此次送水2月18日至22日為全日送水,對象以優(yōu)先解決貧困戶、五保戶、二女戶和學校、衛(wèi)生院的吃水為主。
彭鴻嘉在講話中代表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350多萬人民群眾對參加應急送水的駐市部隊官兵表示衷心感謝。他要求,全市上下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統(tǒng)一指揮下,充分認識當前抗旱救災形勢的嚴峻性,站在講政治、講大局、講穩(wěn)定的高度,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細化目標責任,全力做好應急供水車的水源保障、群眾用水分配、道路通暢等工作,保障送水活動有序、高效進行,確保受災群眾不斷水、有水喝,努力奪取抗旱減災工作的全面勝利。
天水軍分區(qū)政委劉斌表示,駐市部隊決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大力弘揚“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zhàn)”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堅決完成好抗旱送水任務,以實際行動支援全市抗旱救災工作取得新勝利。(楊璟)
子弟兵為咱送水來
甘肅日報記者趙建卿
2月18日,天水市氣溫驟降,天上飄起了久違的春雨。駐天水的蘭州軍區(qū)某紅軍師某部的送水車開進甘谷縣安遠鎮(zhèn)鞏川村,官兵們給這個飲水極度困難村送來一車飲用水。村民們紛紛排著隊提著桶前來接水,“去年冬天以來,我們這里沒有下過一場雨雪,現在全村300多戶人嚴重缺水,吃水要到縣城去買。”村民鞏軍存說,“今天解放軍把水送到了我們村,感謝黨和政府,感謝解放軍!”
當天上午,31輛送水車整齊地排列在天水駐軍某部的訓練場上,大紅的橫幅上寫著“軍民攜手,共降旱魔”,天水駐軍向飲水極度困難村抗旱送水活動在這里啟動。10時許,天水駐軍某紅軍師、天水軍分區(qū)、天水消防支隊、駐武山某部等組織的31臺送水車,從這里出發(fā),為天水市五縣兩區(qū)15個鄉(xiāng)鎮(zhèn)35個飲水極度困難村、3處果園送水。由此拉開了為期5天的向飲水極度困難村抗旱送水活動的帷幕。
去年入冬以來,天水降水嚴重偏少,氣溫持續(xù)偏高,有90多天未發(fā)生有效降雨,全市普遍受旱,甘谷縣和武山縣旱情尤為嚴重,全市耕地受旱面積已達380多萬畝。山區(qū)人畜飲水困難,據了解,天水有14.4萬人、4.58萬頭大牲畜嚴重缺水。天水市委、市政府緊急動員抗旱保春耕,及時啟動了二級抗旱響應并投入?170多萬元用于抗旱工作,同時,把解決人畜飲水問題放在抗旱工作的首位。當地駐軍得知旱情后主動請纓,駐軍某部政委陳浩說:“我們駐在天水,就應該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駐軍有責任、有義務支援飲水極度困難地方的群眾,發(fā)揚抗震救災的偉大精神,打好這場抗旱救災戰(zhàn)役!
向飲水極度困難村抗旱送水活動啟動儀式結束后,駐軍某部政治部副主任王玉安帶領3輛飲水車立即開赴130多公里外的張家川縣梁山鄉(xiāng)楊渠村,到達楊渠村時已是晚上7時許。此時,全村200多戶人正提著桶在村口等候著送水車的到來。村黨支部書記馬安祥感動地說:“感謝解放軍,今天把水送到了我們村,我們一定要鼓起信心,戰(zhàn)勝旱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