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和我是一家”
甘肅日報記者 陳泳 實習生 盛捷
“徐哥,你來了?”“小徐,走,到我們家里喝個茶去”……走在北順村的大街小巷,馬力鎮(zhèn)駐村干部徐新宇就像是到了自己家一樣,幾乎每個人都認識他,都愛跟他打招呼。
徐新宇自己也很自豪,“從2009年到現在,我在這村上駐了5年了。每家每戶,甚至是一草一木我都非常熟悉。”
今年32歲的徐新宇是本縣高樓鄉(xiāng)地地道道的農村人,貧寒的家境讓他的成長之路異常艱難,學校畢業(yè)后,立志為家鄉(xiāng)做事的他經過考試到馬力鎮(zhèn)當上了一名“鄉(xiāng)干”。
在駐村期間,徐新宇任勞任怨幫助村里發(fā)展蔬菜產業(yè),田間地頭到處是他的身影,村民們也和他熟悉了起來。徐新宇說:“說來慚愧,那時候我還是沒有足夠的能力,總覺得自己一年的事情就是給群眾建建冬暖棚、搞搞計劃生育工作,沒有站在他們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2012年,雙聯行動的春風吹到北順村,徐新宇也在村上認了3戶“親戚”。這樣一來,徐新宇既是駐村干部,又是雙聯干部了!捌鋵嵍际菫槿罕姺⻊盏母刹,沒什么區(qū)別!毙煨掠钫J為。
徐新宇說,“雙聯行動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現在,我除了完成鎮(zhèn)黨委交給的任務外,還要隨時隨地了解民情民意,了解群眾所需所求,替他們解決‘難心事’。”
當問起他的聯系戶時,徐新宇非常開心,“這幾戶的生活都大變樣了,兩戶借助雙聯貸款搞起了蔬菜產業(yè),一戶用貸款蓋起了小洋樓,還辦了一個文化中心呢!
去年,徐新宇花5萬元買了一輛“吉利”牌小汽車,除了自己辦事外,不管誰家需要用車,他都開著自己的車去,大家都說這是“私車公用”!坝脗車不算啥,誰家沒有個急事?”徐新宇毫不在意地說。
在徐新宇的小車擋風玻璃上,記者看到一個清晰的“雙喜”印記。他笑著解釋道:“這是前兩天聯系戶包滿意的兒子娶媳婦時,我開車去幫了兩天的忙。群眾家有喜事,我也‘沾’一下喜氣!
一位村民告訴記者,前一陣子,村上裝路燈的時候,是徐新宇自己挖坑栽的電桿,這讓他們非常感動。而徐新宇卻說:“‘鄉(xiāng)干’就是到鄉(xiāng)里干活的人,現在是服務型社會,不為群眾服務,還能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