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狄雄雄是武山縣灘歌鎮(zhèn)樊莊村貧困戶,現(xiàn)為灘歌初中七年級學生。4月6日,當武山縣關工委負責人把1000元資助金送到他手中時,他激動地說“感謝關工委多年來對我的幫助,我一定不辜負黨和政府對我的期望,今后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兒子不幸去世,兒媳出走,只剩下我和兩個孫子相依為命。共產黨就是好,這些錢對我們貧困戶來說,真是雪中送炭!眲倓偰玫骄戎鸬乃拈T鎮(zhèn)堯兒村60多歲的蘭應全老人感激地說。
.......
這一幕幕只是武山縣關工組織助力精準扶貧的一個縮影。

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武山縣各級關工委把服務農村、助力精準扶貧作為工作重點,廣泛排查摸底,積極開展以“六失”(失足、失管、失學、失能、失業(yè)、失親)和殘疾特困青少年為主體的關愛幫扶活動,全力發(fā)揮關工委的職能作用,為整縣脫貧作出了應有貢獻。

建組織,強隊伍,聚力精準扶貧。武山縣各級關工委狠抓關工組織建設,實現(xiàn)了農村關工組織全覆蓋,鄉(xiāng)村兩級積極動員老黨員、老軍人、老干部、老教師、老支書等老年人參加關工組織,充實關工隊伍。截至目前,全縣農村建立關工組織320個,1600多名“五老”和老年人參與關工委工作,成為基層關工組織助力精準扶貧的中堅力量。

搭平臺,促活動,提供智力支撐。各級關工委主動向貧困家庭和“六失”青少年等弱勢群體宣傳精準扶貧的重大意義和黨的惠民富民政策,讓他們自覺融入到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中。縣關工委開設了家庭教育講堂,受教育家長達1300多人次。各鄉(xiāng)鎮(zhèn)關工委普遍開展了“爭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爭做文明小公民”活動,3.2萬名農村青少年參與。村級關工組織開辦職業(yè)技能培訓45期,培訓農民1470多人次。

引資源,聚人氣,增強關愛合力。武山縣關工委積極爭取中國關工委項目資金260多萬元,有效解決了53所貧困村學校4.3萬名學生的營養(yǎng)用餐和衛(wèi)生保健問題;組建了“關心下一代愛心協(xié)會”,募集善款近70萬元,為154名貧困學生發(fā)放資助金8萬多元。農村460多名“五老”主動擔任留守兒童的“愛心爺爺”“愛心奶奶”,結對幫扶1100多名留守兒童。

創(chuàng)經驗,樹典型,示范引領帶動。沿安鄉(xiāng)關工委首創(chuàng)了全縣第一個“愛心協(xié)會”,對74名特困青少年和新考錄的特困大學生給予幫助。離休干部裴建新在家鄉(xiāng)慎公中學自費創(chuàng)建了“建新獎學金”,11年來累計捐款22萬元,資助貧困優(yōu)秀學生1000多人次。(記者關招宏 通訊員康忠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