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晚報訊(記者王曉剛)明日,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誕辰2557周年紀念日。屆時,甘肅武威文廟將和山東曲阜、吉林長春、福建泉州、云南建水以及香港等地的孔廟聯(lián)動,舉行孔子誕辰 2557年紀念暨“海峽兩岸同祭孔”大型活動。臺灣祭孔則以臺北孔廟為主,臺南、臺中等孔廟聯(lián)動。多家電視媒體將對海峽兩岸的祭孔活動進行現(xiàn)場直播。
去年武威文廟名揚四海
2005年9月28日的“全球聯(lián)合祭孔”活動曾成為世界輿論關注的焦點,央視與國際多家電視臺聯(lián)動,直播達4個多小時,使全球觀眾目睹了這場文化盛典。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美國《僑報》等均給予高度評價。武威作為西北唯一的祭孔直播點,近10分鐘的節(jié)目使武威文廟成了世界華人關注的焦點,他們不僅親眼目睹了武威文廟的古建筑群體,而且還領略了獨具特色的祭孔樂舞、歷史文化以及武威人淳樸好學的民風。
“皇帝”祭孔是亮點
今年武威文廟的祭祀大典是按照清朝皇帝祭孔的議程進行的,祭祀隊伍的服飾非常講究。手執(zhí)龍旗的8位旗手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然后是長號演奏員,中間手拿長翎的是舞蹈演員,隊伍的最后是皇帝、宰相和六部大臣。屆時,伴隨著威武雄壯的號角聲,浩浩蕩蕩的祭典隊伍緩緩通過狀元橋向供奉著孔子像的大成殿進發(fā)。隨后,皇帝和諸位大臣在大成殿前面向孔子敬香,并行三拜九叩大禮。
“孔子六藝樂舞”最棒
在這次武威文廟的祭孔活動中,最精彩、最具特色的項目是“孔子六藝樂舞”表演!翱鬃恿嚇肺琛狈6個章節(jié)來表現(xiàn)孔子所倡導的“禮、樂、射、馭、書、數(shù)”六藝。
在“樂”這一章中,身著長袖衣衫的女孩子如敦煌壁畫中的飛天般在悠揚的樂曲聲中翩翩起舞,動若天女下凡,靜若清泉流水,舞蹈中穿插的收袖及單手在背后甩袖的動作是典型的西涼樂舞風格。
相關鏈接
每年孔子誕生之日(9月28日),全世界1300多座孔廟大都舉辦各種形式的祭祀活動,以紀念孔子對人類作出的重要貢獻。
臺灣有40多座孔廟,絕大部分有祭孔傳統(tǒng)。臺南孔廟創(chuàng)建于 1666年,是臺灣最早的一座。臺北孔廟采用中國古代宮殿式建筑,每年孔子誕辰紀念日,人們匯聚在臺北孔廟,舉行隆重的祭孔大典,并由學生表演八佾舞,表達對孔子的崇敬。祭典過后,會有許多人為子女或自己拔智能毛(牛毛),象征祈求子孫增長智能,求學過程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