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頁>>走進天水>>正文 |
寂靜木梯寺 |
(2006-10-16 11:08:01) 有位讀者讀過此文 來源:天水日報 漆明 打印本頁 |
|
|
釋迦牟尼佛在紅色的斷崖上俯瞰著榜沙河谷。山下是武山縣馬力鄉(xiāng)楊坪村,這里距武山縣城40公里,距漳縣39公里。馬力鄉(xiāng)處在榜沙河與龍川河相會的沖擊平地上,這里曾是三國時的古戰(zhàn)場,蜀將姜維曾把司馬昭困在山后的鐵籠山上,糧草斷絕,后經(jīng)魏軍救援才得逃脫。這里地勢開闊,河之北面是紅色砂巖,易于開鑿。 相傳,自東漢佛教傳入中國,人們就在這里的北山斷崖上開鑿石窟,修建寺院,唐代達到了鼎盛。據(jù)《明代重建木梯寺碑記》載:龍川東北有山曰柏林寺,相傳絕壁處安放一數(shù)丈木梯、供人們攀登入寺。木梯寺因而得名。初建于漢,漢迄唐歷代經(jīng)營,內(nèi)有十殿二洞二磚塔,十八窟、龕,造像78尊,F(xiàn)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遠望木梯寺,紅色斷崖上有樹木郁郁蔥蔥,佛殿在樹林中若隱若現(xiàn),紅色的山和綠色的樹林形成鮮明對比。陡峭的山崖為古寺增加了許多神秘,因這里地處偏僻,游人很少,為佛在紅塵深處留下了一塊寂靜圣地。只有每年四月初八,朝山進香客會在寺里短暫停留和游逛外,其它時間,寺里極少有人游覽。 木梯寺地處險要,只有一條一米寬的小路通向寺里。寺就建在三條凸起的小梁上和粱溝平地上。 走進木梯寺,只見在干旱的紅色斷崖上,長滿了白皮松和各種雜樹,樹下小徑被濃蔭遮蔽,走在小路上,聽著鳥語足音,別有趣味。澗中樹木高大。樹下有泉,無論旱澇,水都不會干涸。斷崖上的不枯之泉為木梯寺增加了另一重景觀。山里只我一個人漫步在寺廟的小徑上,徜徉在山的寂靜中,在窟殿結(jié)合的建筑中瞻仰歷代留下的精美佛像,我感到的只有寂靜,寂靜的山,寂靜的樹,寂靜的佛殿、佛窟、佛龕,為木梯寺的寧靜營造了一種神秘氛圍。就連那路邊蜷著的大蛇,人從它身邊經(jīng)過時都一動不動。小路下是百米深的斷崖,望一望都讓人心驚膽寒。 木梯寺殿閣精巧,造像逼真?zhèn)魃。所有建筑都依山而建,因山體陡峭,佛殿都較小,且采用窟殿結(jié)合的建筑形式,每一廟宇都匠心獨運,別具風格。佛像從大佛殿中的釋迦牟尼像到小佛龕中的佛、菩薩、金剛、力士、飛天等,都栩栩如生。尤其最高處的釋迦牟尼像,比例勻稱,結(jié)構(gòu)合理,大佛垂腿端坐,雙目微含,凝視著遠方,佛的慈善、恢弘大度全然可感。 走出木梯寺,回望,廟宇沐浴在一片寂靜的陽光中,紅色山崖在太陽的強光下熠熠生輝。 哦,木梯寺,紅塵中一處寂靜的精神圣地。
|
|
|
|
|
|
|
|
|
|
|
|
|
|
|
|
|
相 關(guān) 新 聞 |
|
相 關(guān) 專 題 |
|
|
|
新 聞 評 論 |
請注意: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guān)法律、法規(guī),尊重網(wǎng)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2、天水在線擁有管理筆名和留言的一切權(quán)力。
3、您在天水在線留言板發(fā)表的言論,天水在線有權(quán)在網(wǎng)站內(nèi)轉(zhuǎn)載或引用。
·互聯(lián)網(wǎng)電子公告服務(wù)管理規(guī)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guān)于維護互聯(lián)網(wǎng)安全的決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