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在甘谷縣大石鄉(xiāng),一陣陣熱鬧的鑼鼓聲和秧歌聲在山間回蕩,該鄉(xiāng)李灣村農民正在通過舞龍、舞獅、扭秧歌、跑旱船、拳術等西北農村傳統(tǒng)社火表演方式,迎接元宵佳節(jié)的到來,與以往不同的是,社火表演現場來了新客人——央視“新春走基層”欄目攝制組和甘谷縣的縣長來給村民拜年,給社火表演助興添彩,攝制組和縣長的到來給這個寂靜的山間小村帶來了異樣的節(jié)日喜慶。
記者看到,在拍攝現場,高亢有力的鑼鼓聲中,村民們手中的金龍翻騰飛舞,其勢時而飛入云端,時而潛入海底;村民表演的舞獅,外形威武,動作剛勁,一只金獅在地上閃躲騰挪,騰躍、撲跌、跳躍讓人目接不暇;社火表演的另一場地,村民們圍作一團,水泄不通,甘谷縣委副書記、縣長申君明和該村書畫能手正在給村民們揮毫潑墨,一幅幅筆墨字畫給李灣村人送上了新春的祝福與祝愿。村民李廣來告訴記者,每年村民都會在正月間鬧上好幾場社火,參與表演的不只是技藝純熟的大人,孩子們也紛紛上陣,男扮女裝,穿上綢緞,戴上鳳冠,踩起了比自己高兩倍的高蹺。

大石鄉(xiāng)黨委書記李雪凱介紹,李灣村曾經為甘谷縣最貧困的村落,自然條件艱苦,村里的農民主要以種植土豆、小麥為主,基本靠天吃飯。近年來,該村通過大力發(fā)展勞務經濟和現代農業(yè)種植,生活發(fā)展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在談到社火表演時,該村致富帶頭人李仁喜說:“如今日子好過了,鄉(xiāng)親們不愁吃穿,還圖個精神享受,社火鬧的越紅火,來年豐收的希望就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