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順
晚飯過后,一個在河北政界工作的年輕朋友打來電話。他的上司,某縣一領導,前幾天碰見他,說:兄弟,我要走了,到省里工作;仡^找個周末,一起去看球。
這位領導,屬于“年輕干部”的序列,有博士學位。符合條件的他,正好趕上省里打破唯資歷論、只要符合條件即可參與選拔的重用年輕干部的大潮。
通知剛下,手續(xù)還沒辦,主導這事兒的周本順,落馬了。
本來
周本順也曾是年輕干部。
40年前,他曾是湖南省地質學校的一名教師。29歲那年,在學校擔任團委副書記的周本順轉崗至省地礦局,成為一名副科級干部,進入仕途。從1984年到1994年的10年間,在湖南省委政研室,他完成了從副科到副廳的升遷,之后下至邵陽,干了一年副書記、五年市委書記。
47歲那年,他成為湖南公安廳長。任上,他打掉了邵陽為惡一方的黑惡勢力“小紅寶”,可謂“一戰(zhàn)成名”。之后升為常委的他,50歲那年(2003)告別地方,來到中央政法委,開始了10年的職業(yè)生涯。
在那里,他干了5年副秘書長、5年秘書長;當秘書長之后,還兼了中央綜治委副主任一職。而他從副職到正職的升遷轉變,恰好與另一位姓周的、先后任中央政法委副書記和書記的領導,時間點前后完全重合。
看上去,一切都很順利。
更加順利的事情發(fā)生在2013年3月。從中央政法委秘書長、中央綜治委副主任任上,周本順直接空降河北,成為這塊京畿重地的省委書記。
這可是一步不尋常的跨越。
重用
一般來說,省委書記這樣重要的地方大員一職,本來就很少有“空降”,一般都由省市區(qū)行政首腦升任,或是異地調任;放眼目前全國所有在任的地方一把手,不包括周在內,只有5人在任地方書記之前從中央空降,其余25人均為省市區(qū)長升任。
而在這5人中,大多此前在中央也有實職一把手經歷,比如國家行政學院黨委書記、中央編辦辦公室主任、中聯(lián)辦駐港聯(lián)絡處主任,等等。周本順的中央政法委秘書長,顯然不屬于此列。
換句話說,目前放眼全國,在任地方一把手之前的經歷中,周本順有些“另類”。同樣,從1985年以來的30年間,周本順的所有中央政法委秘書長前任,也都沒有轉戰(zhàn)地方任一把手的經歷。
他是唯一一個。換句話說,從中央政法委秘書長到河北省委書記這一步,可以算得上是很大的“重用”。至于這次重用是否如他從副秘書長到秘書長那次一般,現(xiàn)在能留給外界的也只是猜測。
惶然
雖然周五打老虎已成慣例,雖然在你懂得落馬、在今年兩會時都有流言傳出,但當周本順落馬的時候,許多人的驚訝程度是難以想象的。
畢竟,這是十八大以來第一個在任上落馬的省委書記;畢竟,他今天上午還在北京參加京津冀協(xié)同推進大會,而且當時列坐主席臺,雖然晚上的《新聞聯(lián)播》中這一畫面即被切掉;畢竟,他在北戴河考察的新聞今天還在《河北日報》的頭版頭條,雖然現(xiàn)在這個版面的電子版已經被撤下;畢竟,還有很多諸如提拔年輕干部這樣的事情還沒做完。
算上他,河北本屆常委班子落馬人數(shù)已達3人。除了山西,應該就是河北了。落馬的三人,職位個個關鍵:一把手、組織部長、秘書長。
雖然我們已經習慣了“從會場帶走”這樣的紀委手法和場景,但當這一場景真切地發(fā)生在一位“封疆大吏”身上的時候,給人們心中留下的沖擊力還是相當大的。
畢竟,他曾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印象
最重要的瞬間,自然是人們記得最清的那個時刻——2013年,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河北是習近平的聯(lián)系點。在焦點訪談
上,周本順和他的班子成員互相批評與自我批評,在全國人民面前“紅紅臉”、“出出汗”的的鏡頭,曾經實實在在地震撼了全國的黨員干部;之后多地的省委民主生活會,都首先要學習河北的做法,把河北作為標桿和榜樣,真刀真槍地開展會議。
在那次鏡頭里,同僚們批評周本順“政績觀偏差、對干部工作投入的精力不夠”;他自己的自我剖析則有三條:“第一條就是有點急于求成,急于求變心切,那么這樣說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fā)的政績觀樹得不牢。第二個問題,我就覺得是有時候有些主觀決策,知人不深,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思想路線樹立堅持不夠。我檢討我第三個問題,主要是斗志有些松懈,做工不夠,缺乏那種拼命苦干苦干實干的拼命勁頭在消減!
雖然在2014年的民主生活會上被班子成員批評“抓廉政太軟”,他自己也檢討“怕懲治力度大了,震動太大,特別是在動一些重要干部時,總怕影響一個地方一個部門的穩(wěn)定發(fā)展”,但他在任上抓出的“巨腐小官”馬超群,就是那個貪污過億的北戴河管水干部,也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非常靠譜的內部信源告訴俠客島,抓馬超群是周本順親自點名過問的。當時馬超群訛詐北戴河的一個知名企業(yè),并且號稱“告到省長那里也沒用”,結果這家企業(yè)直接找到了周,之后馬超群才落馬。在今年兩會上,面對137家媒體,當河北代表團被問到這個問題,周本順也主動把話頭接過來說“我來說說”。他當時列舉的數(shù)據(jù)是,“2014年,河北查出省管干部腐敗案超過前10年總和,立案查處的縣處級干部腐敗同比增175%!
角色
周本順身上的確有過很多角色。
除去擔任的那些職務,僅從政治進程上看,他是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被選中的第一個典型、第一個需要在全國面前“丟臉”的政界要員;而作為京畿重地河北的一把手,他肩負的角色同樣重要:京津冀一體化、被全國關注的治理污染問題,而這兩個重要議題,都是在總書記那里掛了號的。
換句話說,在河北的兩年多的時間里,周本順身上的壓力應該很大!叭缏谋”、戰(zhàn)戰(zhàn)兢兢”,應該可以形容他的心境。
在當時,我們也許覺得周本順的自我批評已經很誠懇了,畢竟這么高級的官員,面對鏡頭公開說這些話也不容易;但從現(xiàn)在看,被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通報的周本順,當時“急于求成、主管決策、斗志松懈”的自我批評,應該還是失之于軟、失之于淺了。至少,有些問題,他應該是沒有坦誠地、“直面靈魂”地向組織交代。
進入2015年,很多人覺得打虎節(jié)奏“放緩了”。雖然從數(shù)據(jù)上看今年有些數(shù)據(jù)比去年同期還多,但也許是此前過于震撼,今年大家多少“審美疲勞”。黨員干部或許也有同樣的心態(tài)——他們開始探出頭來打望:也許,風頭正在過去?
這個時候,回看兩年前習近平在河北的講話,會有別樣的體會:“要防止一些同志產生對照檢查就是’闖關’的思想,不能以為過了這一關就可以萬事大吉了”,“教育實踐活動越往后,越要堅持標準”。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今天,周本順這一關,顯然沒有闖過去。“在河北歷史上,有聞雞起舞的典故,也有黃粱一夢的典故”;他說過的這句話,依然一語成讖。
文/公子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