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期間,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官網(wǎng)刊載了該校校長周玉的署名文章《讓記筆記成為人生的必修課》,提倡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大學生仍要拾回課堂記筆記的傳統(tǒng)。文章是周玉在國慶節(jié)前一天與部分學生座談后即興而作的。
那么,我省高校課堂還有多少人在做筆記?近日,新文化記者踏訪幾所高校課堂,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把智能手機變成“記筆記神器”,翻拍老師PPT,或者拍都不拍,課后直接管老師要課件。
老師強調(diào)必考內(nèi)容教室里一片手機“咔嚓”聲
10月28日下午,在一所高校逸夫樓501階梯教室,大二年級的漢語言文學課,老師一邊講解,一邊翻動投影儀上的PPT軟件,并未進行板書。200多名上課的學生,至少有三分之一拿起手機,翻拍PPT上的內(nèi)容。而用筆和紙進行記錄的寥寥無幾。
10月29日下午1點半,長春一所高校501教室,這間小教室能容納50多人,他們來聽現(xiàn)當代文學史課。老師開始講課后,坐在前排的七八位同學掏出筆記,認真地記,另有十幾位同學用手機把PPT拍下來。
“注意,這一部分是必考的!闭n講到一半,老師提高嗓音,除了幾位認真記筆記的,其余的同學全舉起手機,響起一片“咔嚓”聲,課堂成了“記者會”。
10月30日上午,一所高校的階梯教室內(nèi),兩個班的110多名同學上新聞寫作課。坐在前三排靠中間位置的同學—也就是傳說中的“學霸區(qū)”—很認真,一邊聽一邊記著筆記,有20多人。其他人有的一邊聽講,一邊翻手機,聽課不時用手機拍幾下PPT。三位男同學則連教科書、本和筆都沒帶,只帶了一部手機。下課時,三位男生中的一名瘦瘦的想把老師的課件拷下來!皠e著急,等到期末時我把課件全都打包拷給你!崩蠋熣f。
講課內(nèi)容比PPT更詳細不記筆記考試考不好
十幾年前的課堂上,學生們都記筆記,如今怎么不記了?
“很多同學記筆記或拍老師的PPT都是為了考試,而考試前,老師會劃重點,所以記筆記的少之又少!奔謳煼洞髮W大四女生小王說,同時她表示,記不記筆記主要取決于是不是重點專業(yè)課,如果是考試必考內(nèi)容,則認真記筆記的同學相對較多,而如果是選修課或不重要的學科,大家就沒那么重視。
“現(xiàn)在很少有同學記筆記了,多數(shù)都用手機拍照,重點或重要內(nèi)容下課后再整理。”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的小陳說,一方面是現(xiàn)在很多老師講課都用PPT,在黑板上板書的很少,而且有的老師講課節(jié)奏快,記筆記“跟不上”,必須用手機配合筆記進行記錄。
與傳統(tǒng)的板書相比,用PPT上課似乎更“與時俱進”,但對于學生而言,記筆記和拍PPT在學習效果上會有什么不同呢?東北師范大學的李同學屬于記筆記一族。“老師PPT上多是書面內(nèi)容,而上課時具體講的則是更為詳細的、補充的內(nèi)容。而老師考的多數(shù)是補充的內(nèi)容,如果不記筆記,考試肯定不會考好。”另外她說,同直接拷課件相比,做筆記的印象更深刻,學得更扎實。
李同學還說,記不記筆記,也與老師的授課方式有關系!按笕龝r有位教《古代文學》的老師,上課從用不用PPT,就是直接用板書,同學們幾乎就都記筆記。”
課前上傳PPT讓學生預習課上通過板書來教授
東北師范大學李同學說,大學跟小學和中學不一樣,雖然有教科書,但老師講的內(nèi)容并不完全照扒教科書,而是會結合自己掌握的知識來確定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而PPT就相當于調(diào)整之后的“教科書”。
有很多大學老師把PPT和板書結合,起到不錯的效果。東北師范大學王春剛老師這學期教物理化學課。課堂上,不停地用粉筆寫著板書,同時配合著PPT,用手機拍照的學生幾乎沒有,基本都在記筆記。
“上課前我會把下節(jié)課有關內(nèi)容的PPT傳到班級群,讓他們課前預習!蓖醮簞傉f,PPT只是講課內(nèi)容的骨架,還有很多知識是通過板書來教授的,需要認真聽講和認真記錄。
王春剛表示,課堂上用手機拍下PPT的現(xiàn)象很普遍,但還是希望學生自己去寫、去記!坝浌P記、記公式的過程也是思考、學習的過程!
觀點一
最淡的墨水勝過最強的記憶
周玉在文章中提到,現(xiàn)在學生上課可以下載課件、拷貝老師的PPT、上網(wǎng)搜索,看起來學習方式更加輕松,但并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深入的學習和思考,有些知識變得似是而非,有些寶貴的想法一閃而過。海量信息的沖擊淹沒了我們對知識的選擇與吸收,許多知識還沒有好好消化就成了過眼云煙。那么如何讓讀過的東西記憶深刻?記筆記是十分重要的途徑。“最淡的墨水,勝過最強的記憶。”
觀點二
拷課件可以關鍵要走心
對于這種現(xiàn)象,吉林大學商學院教授辛本祿認為,記課堂筆記的傳統(tǒng)不應該丟,但記筆記不一定非要用筆和紙,也可以用筆記本電腦來記。隨堂記下后還更便于修改和保存。另外,拷課件也不是不可以,關鍵在于拷了之后要“走心”。課件只是一個綱,可以事先給學生,讓他們對所學的內(nèi)容有了解,從而有個思考的過程。不同的學科也要有不同的對待,“比如高等數(shù)據(jù),老師在課堂上要教授推演的過程,這樣光拷課件肯定不行!
新文化記者 劉中全 艾靈 實習生 李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