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這才有了眼下這種“樓盤空置與房價虛高”同時并存的奇特現象。只是,一旦當商業(yè)銀行意識到其已經直接或間接地承受了房地產市場運行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并痛下決心采取有效措施來規(guī)避房地產信貸風險之后,這種“房屋空置與房價高揚”同時并存、非理性的房地產繁榮現象還能長久嗎?
如何消化空置商品房
最近一項調查顯示有超過30%的準購房人表示,置業(yè)會首先考慮尾房,遠遠高出首選二手房的11.49%的比例。在宏觀調控后,漸漸走出觀望狀態(tài)的購房人,在商品房市場居高不下的房價壓力下,開始對空置房情有獨鐘。業(yè)內人士認為,空置率的居高不下與商品房價格的持續(xù)攀升已成房產市場的焦點矛盾。事實上,今年政府已經多次表現出對房地產行業(yè)調控的堅決態(tài)度,要對商品房空置量較大、空置比例過高、增長過快的城市,加大空置商品房的處置力度,加快消化空置商品房。如果消化空置房的鼓勵性政策力度再大些,房地產開發(fā)商能夠與中介合作,房產行業(yè)一、二、三級市場的瓶頸將會由空置房的銷售而形成一個良性發(fā)展的局面。
根據調查,目前我國已經有65.8%的城鎮(zhèn)家庭擁有了住宅產權,而美國、法國、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末住房自有率分別為51.5%、46.7%、60.4%。這說明,有住房消費能力者總體上已基本完成住房消費(自住),不會再購房特別是購空置的商品房消費(投資除外),而剩余的消費者雖有消費需求卻沒有現實的住房消費能力。有關專家認為,住宅租賃市場蘊含的巨大需求是推動空置房消化的有效途徑。從城市化發(fā)展的長遠需求來看,預計到2010年我國城市人口凈增量是2.8億,其中一大部分是由農村轉入城鎮(zhèn)的人口。這部分農業(yè)人口勢必在一個較長時期內無力購買住房,租房是其唯一的選擇。
國外的經驗表明,任何一個國家,無論經濟有多發(fā)達,都不可能實現住房的完全私有,房屋租賃仍然占有相當的比例。目前我國市場上可供出租的房屋并不充足,如果將空置商品房進入租賃市場,將大大增加出租房的供應量,商品房租金價格將會大幅下調,租金的普遍下降,導致對出租房的需求大大增加,反過來促進了空置房得到更好的消化。有專家建議,可由政府出面組建專門的房屋租賃公司,或是扶持大型房地產公司成立房屋租賃公司,吸納收購空置商品房。政府要通過一定的政策傾斜,如減免稅收,免交地價,取消一些收費等扶持房屋租賃公司的發(fā)展。要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規(guī)劃建設等行政手段,對空置商品房分別采取一些補救措施,改善空置房的內外環(huán)境。對采取補救措施無效的長期空置房,可考慮拆除或降價促銷或廉價出租。對一部分最低收入階層可以提供廉租房;為就業(yè)型學習人口提供“學生(教師)公寓”;為農民進城務工提供“農民公寓”;為老年人提供“銀發(fā)公寓”等。不少城市利用空置房開發(fā)“產權度假村”效果不錯。而作為房地產開發(fā)商,要深入研究市場,提高決策水平,減少決策失誤,防止新的無效空置房的出現才是當務之急!(文/張夢)